“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是唯一的正确做法吗?

“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是唯一的正确做法吗?

我怎么可能开公众号呢


如果你觉得你的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如果你觉得政府不好,你就去考公务员去做官,如果你觉得人民没素质,就从你开始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如果你觉得同胞愚昧无知,就从你开始学习并改变身边的人,而不是一的谩骂,抱怨,逃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愿我等中国青年都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今天看到这段有些历史的话好几次了(虽然图不一样,从“一”看应该是同一个来源),还是想谈谈。我能理解这段话作者的想表达什么,希望少一点谩骂,多埋头做实事。可这套逻辑真的正确吗?


“去考公务员去做官”是唯一的选择吗?

是不是对政府不满的时候就只有自己去当官,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呢?

回顾历史,收容致死的大学生孙志刚案,促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靠的不是一帮人发现问题后立志去当官,而是媒体报道与舆论压力。面对非典疫情的瞒报,军医蒋彦永不是想着努力升职当上卫生部长,而是先给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和凤凰卫视写电子邮件反映情况,没有结果后又接受了美国《时代》周刊的采访。压力之下,真实的情况得以公开,张文康、孟学农12天后被免职。

社会舆论,本来就对政府运作有极其重要的监督甚至改进功能。


看到红会的黑暗,立志二十年后当上红会会长或者它的上级,我觉得无可指责;可那些所谓的“谩骂、抱怨”又有什么错呢?不正是汹涌的民意,盖都盖不住地揭露并展示出了其黑暗,直指物资短缺的真正瓶颈,并一定程度带来了最终的改善吗?就说李医生去世引起的这波舆论,不也有了国监委派出调查组吗?莫非还真有人准备说,这都是英明的中央自己的决定,和你们这些刁民在网上瞎BB没关系?


“去考公务员去做官”是普适的选择吗?

其实这话真有些你行你上的味道了。虽然我国还没有像有些国家那样严格区分技术官僚和职业政客,但应该都不难理解“官员”,或者说“公务员”,是一个专门职业,有其职业要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当官最大程度做出社会贡献。

例如,一个大学教授,因为对政府不满就应该抛下科研去当公务员?一个学美术的学生,因为对政府不满,就应该抛下自己的技能去当公务员?能当公务员的,觉得政府不好就该去考公务员当官,那当不了公务员的,是不是就没权利觉得政府不好呢?


我有权利批评吗?

看到一件事不好就想批评,这完全是人之本能。小区物业干得不好,尚且想批评,为什么政府出现了问题就不能批评只能“实干”呢?这是什么奇怪的逻辑。人民到底还是不是国家的主人了。

“如果你觉得物业不好,就自己去锻炼身体当保安,而不是一的谩骂,抱怨,逃离。”


关于鲁迅

看到这段话大量引用鲁迅,总感觉充满了讽刺意味。这可是鲁迅啊,这可是弃医从文的鲁迅,这可是以笔为矛的鲁迅,这可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这可是骂政府骂到被通缉的鲁迅啊。

鲁迅说过“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糊糊的扑灭‘漫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这段话和使用这段话的人,却恰恰试图“含含糊糊的扑灭‘漫骂’”(这种扑灭倒是和这次被主要批判的对象,极端追求维稳导致的过强舆论管制,非常吻合,真是个“完美”的闭环);鲁迅在三·一八惨案后写下《记念刘和珍君》并离开北洋政府,这段话和使用这段话的人,却恰恰宣扬觉得不好别骂,自己去建设、自己去当官、改变自己。

鲁迅先生若是泉下有知,怕是又要写一篇辛辣的“谩骂”出来了。

这段的结尾其实和鲁迅的原文并不完全一致。鲁迅的原文是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不知道是誊抄错误,还是因为最早写下这段话的作者也心虚了呢。究竟,谁是“冷气”呢。




最后,下面是一些我看到的觉得写得很有道理的内容。如有侵权或不希望被展示,请联系我删除。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