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wer

Answer


我很喜欢的动画之一「物语系列」中,主人公阿良良木与他女朋友战场原打电话时问到:「如果有比我更优秀的的人,你会喜欢他吗?」

战场原回答说:「会啊,会毫不犹豫地。但是你已经对我很特殊了。」(所以还是不会喜欢,因为别人没有阿良良木对战场原那么特殊)

我很喜欢这段对话。这段对话正如《爱的艺术》中艾里希·弗洛姆所说的「父性爱」与「母性爱」的概念,也就是「有条件的爱」与「无条件的爱」。我记得弗洛姆在书中论述,成熟的爱是两种爱的结合。在我看来,两者的重要性是相得益彰的。

一般的恋爱由「父性爱」构成:因为他对我很好所以我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帅所以我喜欢他。而基于这种判断下的恋爱却难以保持唯一性。如同《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在自己的星球上有一朵玫瑰花,但是后来小王子在别的星球上看到了无数一样的玫瑰花:

「與B612星球上一些很樸素,只有單排花瓣的花朵相比,玫瑰花確是與眾不同——它擁有超大花苞,一片一片裝點花瓣,在小王子眼裏美得『心旌神搖』,全宇宙只有一朵這樣的花;如果和小王子探訪過的其他人相比,世間只有他自己一人擁有這樣的玫瑰。」
「當小王子去到玫瑰園,遇到了5000朵玫瑰花,長得和曾經擁有的那朵玫瑰一模一樣,那一剎那,小王子崩潰了,他原本以為自己擁有獨一無二的幸運和富足被徹底擊碎。」

小王子之所以爱玫瑰,主要是因为玫瑰的独一无二令他自豪。既然这个已经不是事实,那么他还有理由继续去爱玫瑰吗?这是小王子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之后的小王子在故事中遇到了狐狸,狐狸教会了他「驯服」的意义。也就是人与人建立联结,让对方之于自己是特殊的的过程。所以说,小王子星球上的玫瑰花之所以对于小王子是特殊的,是因为那朵玫瑰花对小王子是特殊的。「因为你是你,所以我爱你。」

当你问我为什么我喜欢小荞的时候,我的确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有过因为对方的某一点,所以喜欢对方的经历。或者说之前的两段其实都是这样。一段恋爱在和你分开之后,一段在和小荞高中分开之后,可能都是想找一个人话说和喜欢我吧。所以结婚才令人恐惧,我不会一直保持「想找人说话」的状态,我喜欢的也可能只是这一些特点。特点不再的时候,就会是父性爱构建的关系崩塌的时候。

但是,你和小荞对我来说是不一样的。就如同你说你看过我幼稚的一面,又或者我可以安心地和你讲这些,但是这一面的我是不可以被他人看到的。之前在一篇心理学论文中读到过这样几段话:

「布莱恩和丹都挣扎于早年与母亲的客体联结的创伤,在某种程度上跟父亲亦是如此。在分析关系内外,他们都害怕与一个爱之客体的亲密依恋,因为这会敞开他们的脆弱性,重复早年被抛弃的痛苦、失败的共情,以及严酷的批判。」
「他们所生活的环境被温尼科特描述为『在这里被找到就等于灾难』。」

但是另一方面: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鼓勵下勇敢地去觸碰自己最深層的情感並把它們表達出來,而且能夠確定、安心地知道自己不會被拒絕和指責,也不會被視為異類,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就會發生一些重組或整合過程,這些過程能夠給他帶來平靜安寧的感覺,讓他感覺自己已經觸及了真理之井的深處。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治癒的過程,它有賴於分析師所提供的解讀與詮釋。」

和你和小荞的关系中给我的安心感很特殊,而这时就会发生下段文字中的「共情共振的自体客体」:

「 科胡特認為,要培養出一個健全、穩定、一致的人格結構,首先就必須讓孩子反復地體驗到其所謂的『共情共振的自體客體』(empathically resonant self-objects)給予他的認可與支持。換句話說,孩子必須與能加強他們自我意識的父母或父母替代者互動,因為這樣的人能夠認可並真實反應出孩子正處於發展中的自我,能夠領會孩子的情感,而且能夠用“沒有敵意的堅持和不含引誘的深情”回應孩子的需要,就不會用攻擊性的態度拒絕孩子的要求,也不會一味感性地有求必應。」

你们对我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即便你谈恋爱谈得很小少女我也不会觉得不好,问我喜欢小荞哪点我也难以回答,因为我没有对你们有所设限,期待你们如何。「小荞和我聊得来」这一个理由是父性爱,但是这个条件并不是我喜欢她的根本,这只是我希望我和她可以走得更久的一个合理化解释:我和她的关系是很难得的。

具体到你因为你男朋友长得帅等原因喜欢他,我写这些不是想说你对他只是父性爱等等的事情,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我的答案?不同人恋爱也有不同的方式,不会有一个唯一的爱的答案。

顺便想到你说为什么我可以分手之后也没事,看得那么淡。可能也是我对那几段关系的期待就是陪我走过那一段时间吧。高中与小荞的分开让我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失眠了两个多月。初恋来得太早又仓促,不想失去第二个对我这么重要的人。我也是真的很喜欢她了呢。

希望你考试顺利~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