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Game】陈子轩/巴黎奥运激情后,谈运动转播的文化公民权

【Long Game】陈子轩/巴黎奥运激情后,谈运动转播的文化公民权

陈子轩

周六现场【Long Game】

陈子轩/巴黎奥运激情后,谈运动转播的文化公民权

2024年8月4日晚间,台北车站大厅进行巴黎奥运男子羽球双打决赛转播。(摄影/杨子磊/数据照片)

激情之下,切莫做出重大的决定。

在巴黎奥运结束后,属于媒体间的「季后赛」,业已尘埃落定,之所以迟迟没在专栏中有所评论,过往这些超大型赛事中的转播权,每一届都有相同戏码上演,类似观点我也都曾评论过。自2012伦敦奥运之后的12年间,随着媒体形式不断变化,相关讨论却仍是众声喧哗的各为其主。巴黎奥运的激情淡去之际,也许是更理智讨论此事的时机。

不意外地,付费与免费收视的争论又再次成为论辩的焦点,但说穿了,即便有网络OTT串流,中华电信在Hami平台也提供了分辨率较低的免费奥运转播频道,这些人吵的只是他们所习惯的「电视」平台看到的不够多而已。不过,如果奥运就像是其他任何型态的电视节目或是运动赛事,我们凭什么要求它以免费形式播出?毕竟,我们不会理直气壮到认为泰勒丝(Taylor Swift)、周杰伦、BLACKPINK、柏林爱乐的演出,或是漫威家族、《正港分局》、超级杯都该让我免费看吧?因此,包括奥运在内的运动赛事所承载的国族意义,确实有其特殊性,也就是身为一国公民,透过运动赛事集结其国族意识与文化共同性上,媒体是该有乘载文化公民权(cultural citizenship)的角色。

奥运文化公民权与商业价值的冲突

所谓文化公民权、也就是公民知的权利,以运动来说,作为一个台湾人应该要知道的运动赛事结果、内容及意涵都可列在此范围内,以台湾的运动发展脉络而言,重大国际赛事、特别是作为运动国族主义展现最高舞台的奥运,当然符合这样的情境,也给人一种「奥运转播应该免费看」的缺省心态。

就收视方的观众来说,想要免费是自然的;另一方面,以宣扬运动为人类重要共同文化的国际奥委会(IOC)来说,也希望能让所有人都沉浸在运动、尤其是奥运的美丽中,因此在其宪章第48条「奥运的媒体报导与转播」中就载明:

国际奥委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各种不同形式媒体对奥运会进行最全面的报导与转播,并让全球尽可能多数(widest possible)的观众观看奥运会。

也就是说,国际奥委会确实在其最高指导原则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涵,话虽未完全挑明,但要达到「尽可能多数」的方法,当然就是畅通免费收看的管道。然而,国际奥委会自身是否真的完全遵守、甚至以此为己任呢?这点就必须打上问号了。

毕竟,奥运转播权利金水涨船高,每每看似要被吹破的泡泡,却不断地变得更大、更梦幻。若真要落实「尽可能多数」的精神,那么国际奥委会该做的是以转播成本分摊给全世界转播单位就好了,不是吗?但他们却以包括转播权利金在内的各种收入,会分配给各国奥委会与国际单项运动协会,借以推动运动发展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断追求天外有天的天价转播权利金。同时,他们也还限制主要转播媒体之外的新闻流通:奥运期间每天只能在比赛结束3小时之后,制作6分钟奥运素材,且每节只能最多使用2分钟、播出期限仅为48小时等规定。这些限制是保障了付大钱的转播单位的权利没错,但是否真的满足公众对奥运「知的权利」?符合「尽可能多数」的精神?

从2020东京奥运到2024巴黎奥运,同样也有英国观众抱怨在《BBC》上看到的奥运内容实在太少,但如果他们想要拥有更丰富转播,就必须订购付费频道《Eurosport》或是串流的Discovery+才有可能。

这样的场景是否非常熟悉?欧洲(包含英国)自2018到2024年的冬、夏季奥运转播权其实是在2015年由探索集团(Discovery,2022年正式整并为华纳兄弟探索集团)以13亿欧元(约新台币460亿元)买下的。不妨把华纳兄弟探索集团想像成二房东的角色,向屋主(国际奥委会)取得经营奥运这栋房子的权利,至于他要自住(独家转播)或是分租(分售给其他媒体),那当然就由二房东自行衡量决定,至于屋主,反正只要收到房租(权利金),屋况维持住,其他就没什么好过问的了。

话虽如此,2015年这笔转播权签订之时,引发全欧洲哗然,因为在此之前,欧洲的奥运转播权都是由欧洲各国公共电视台所共同组成的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 Broadcast Union, EBU)来跟国际奥委会进行议价,卖给经营付费平台的探索集团,无疑违反了尽可能多数的精神。但是天价报价一出,国际奥委会也顾不得过往与无线公共电视所能确保的「尽可能多数」,而笑纳他们所能拿到的最高价标单。所幸后来探索集团与各国无线频道的分租协议顺利,让奥运仍得以在欧洲无线频道上播出。

串流时代颠覆「频道」的定义

2024年7月17日,台湾公广集团举行巴黎奥运的联合转播记者会。(摄影/张新伟/中央社)

结合运动赛事的国族意涵,以及国际奥委会想要保障尽可能多数收视这两点,奥运在无线频道上播出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了,但为什么近年来、甚至连国际奥委会本身都偏离了那样的承诺?除了最简单的「钱」之外,新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也是重要的推力。以往由频谱有限的无线频道转播,转播者与观众的选择一样受限;但在串流平台带领下,理论上任何一项赛事都可以呈现在全球观众眼前,「频道」是过时的概念,赛事本身就是一个单位。

也就是说,因为新传播科技的出现与普及,确实让国际奥委会做到了以各种不同形式,在这多元、分众的时代下吸引到尽可能多数。这么说来,无线电视的「免费」,是否已经成为无关紧要的特质了呢?无线电视是否还是保障「尽可能多数」的唯一途径呢?

在那之前,我们还须厘清,无线的公共电视并不全然免费,奥运的转播更不是免费的午餐。尤其在欧洲、日本等各国传统「大公视」的架构下,公共电视是以另一种收费形式,才能营运、甚至引领传播科技前进与产制精致影视内容──那就是,只要有装设电视,每户就必须强制缴交的「执照费」(license fee)。

以2024年来说,英国《BBC》每户每年的执照费为169.5英镑(约新台币7,100元),日本《NHK》地上波加上卫星放送的收视费(授信料)每户每年为21,765日圆(每年约新台币4,800元),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RD)与《德国电视二台》(ZDF)则每月向家户收取18.36欧元的广电费(Rundfunkbeitrag,每年约新台币7,900元)。反观台湾的《公视》,在2023年修改《公共电视法》之前,每年仅由中央依法捐助9亿元,平均国民每人贡献39元,另外再由政府项目补助以及各界捐赠以维持其营运,但整体预算规模也仅约20亿出头而已。当中差异之大,不需精算即可一眼看出。

因此,与其称之为免费,倒不如说是由全民公平负担来得更精确些,但是比起欧、日的资金规模,我们却期待《公视》缴出与这些国家公共电视一样的奥运转播规模吗?更不用说《华视》名义上虽然为公广集团一员,却仍需背负业绩压力的混种频道。

公共电视与无线电视的使命与挑战

国际奥委会挟奥运自重,难有国家与政治领导人可以承受没有奥运转播的后果。即便路途险阻却仍需前行,这是目前公共电视所背负的重担。《NHK》在本届巴黎奥运的转播就是如此,一向昂贵的转播权利金与制作成本,在日币贬值下显得更加巨大。传统上奥运会与男子世界杯足球赛的转播权是由《NHK》和日本民间放送连盟(民放连)联合成立的「日本联盟」(ジャパンコンソーシアム)购买的。在2022北京冬奥和2024巴黎夏奥的套装组合中,总计440亿日圆(约新台币98亿元)的转播权利金中,《NHK》出资70%、民放连出资30%,各台再行协调转播内容,必要时甚至以抽签决定,成为日本运动转播的特性。当本届《NHK》奥运转播与《东京电视台》的隅田川花火节转播强碰,收视率却在伯仲之间的时候,可以理解公共电视投身奥运转播的「承担」。

公共电视的承担,背后来自各国收取不同名称的收视费,随着信息管道愈来愈多元,在世界各国也都引发民众不平之鸣:「我又不看他们的节目,为什么要我负担费用?」在日本,这样的争论甚至还推升到《宪法》的层次。2017年12月,日本最高法院就针对《NHK》收取收视费一事进行违宪与否的审理,最终宣判《NHK》胜诉,原因在于「公广具有以民主多元之基础而自律营运之性格,一方面禁止营利且禁止播放他人营业相关之广告;另一方面,则不问民众是否实际收视,以可收视状态为要件,尽可能扩大民众基数,谋民众公平负担收视费,以确保支应公广事业之独立财源。」尽管如此,躲《NHK》收费员,似乎仍是许多日本人的生活经验;近年来,《NHK》实际缴费户也仅占应缴户的8成左右。

无线电视所肩负的文化公民权,也就是传递公民知的权利,在1990年代之后就不断受到付费电视的挑战。这些有线与卫星频道,挟着大量资金,开始瓜分重大运动赛会转播权,因此也引发了各国无线电视自危,深怕如奥运、世界杯足球赛等赛事也落入付费电视手中,变成有钱人才看得起的节目。而这些运动赛会正是有助于奠定文化公民权实践和弭平社会分歧的极佳载具,每位当代公民都该有权见证这些时刻。

参考英国列出运动赛事转播保障清单

因此,1991年,在英国内政大臣贝克(Kenneth Baker)主导下,一份禁止仅由付费电视播放的运动赛事清单就此诞生。1997年,此清单再区分为A、B两类,A类赛事必须由无线电视频道提供转播,尽管付费频道也可以共享直播,但必须已有无线频道直播为前提。B类赛事则可以在付费频道上转播,但必须为无线电视频道提供足够的次级内容,也就是精华片段或是延迟转播等。从这名单中可知,列入保障名单的运动赛事并不仅限于国际赛,具有深厚文化传统意义的赛事,也同样列名其中,因为那是「身为英国人都该知道的」。

英国运动赛事转播保障清单

A类赛事:

  1. 冬夏季奥运、帕运
  2. 男、女世界杯足球赛
  3. 欧洲男子足球锦标赛(欧洲国家杯)
  4. 英格兰足总杯决赛
  5. 苏格兰足总杯决赛(限苏格兰)
  6. 英国国家赛马大赛
  7. 德比大赛马(Epsom Derby)
  8. 温布顿网球锦标赛决赛
  9. 橄榄球联盟挑战杯决赛
  10. 橄榄球世界杯决赛

B类赛事:

  1. 欧洲国家足球联赛
  2. 欧洲男子足球锦标赛资格赛
  3. 欧洲女子足球锦标赛
  4. 欧洲男子U21足球锦标赛
  5. 欧洲男子青年足球锦标赛
  6. 世界杯男子足球赛资格赛
  7. 世界田径锦标赛
  8. 在英格兰举行的板球国际对抗赛(Test Matches)
  9. 板球世界杯(决赛、准决赛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北爱尔兰的比赛)
  10. 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赛
  11. 莱德杯高尔夫球对抗赛
  12. 橄榄球世界杯(不包括决赛)
  13. 橄榄球六国锦标赛涉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斯的比赛
  14. 温布顿网球锦标赛(不包括决赛)
  15. 大英国协运动会

为了保障公民对于运动赛事知的权利,除了英国以外,澳洲也在2006年依循1992年制订的《广播服务法》(Broadcasting Services Act 1992),详列运动赛事保护名单,现今计有11项运动、31项赛事纳入其中,并会定期审视与更新赛会名单。这是来自公部门防范付费有线或卫星电视攫取运动以作为扩张版图的作为。

其他如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亚洲的印度与泰国等,也都有类似此精神的无线电视运动转播保护名单。此举干扰了市场的自由商业竞争吗?当然。但运动的意义,从来就不仅止于商品。未来台湾是否可以参酌,进而拟定属于台湾文化显著意义的运动赛事保护名单?当然可以研议。

各国这样的保护,看似十分合理,但历经30年的时空更迭,无线电视、尤其公共电视的重要性,是否还能与90年代之前相提并论,那就是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了。其中,法国在这两年的政策转变,或可视为全世界公共媒体面对新时代转型与挑战的先声。

法国公广集团经费变化的冲击原本法国居民平均每年每户需付138欧元(约新台币5,000元)的执照费,以支持其公广集团包括《法国电视台》(France Télévisions)、向国际播送的《法国24》(France 24)、《欧洲文化电视台》(Arte)和《法国广播电台》(Radio France)等。。但2022年7月法国国民议会投票通过,废除电视执照费。原本法国公广集团年度预算有85%来自这笔费用,自此之后,将由消费税(VAT)来支应。尽管在表面上,挹注法国公广集团的资金规模将保持大致相同,但代表公广集团精神的资金来源却是问题的核心。法国许多人担心,公广集团未来依赖消费税,而不再是以文化公民权之名征收的执照费,如此一来,在消费降低或极右派主政时,公广集团的预算可能遭到删减。这表示公广集团可能会更加依赖广告收入,并且更容易受到政府高层与商业压力的影响。

这些担忧之余,随着剪线潮一波波涌现,无线电视成为文化公民权代言人的角色更受到网络的挑战。在台湾,传统无线电视的根基,在有线电视开放之后就已迅速被冲刷殆尽,如今,无线频道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根据国家通信传播委员会(NCC)公布的《112传播市场调查结果摘要》显示,台湾目前仍有61.7%的民众以有线电视为主要收视来源,无线电视仅占9.5%,OTT串流则占13.1%,超越无线电视。

可以预期,OTT串流在未来只会占民众收视习惯中更高的比例,因此台湾一方面确认《公视》、《华视》等公广集团成员,在具有重大文化公民权意义运动赛事转播与报导不缺席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协助创建完善的公广集团OTT基础建设,这点在「共时、共感、共应」的运动转播上尤其重要。

公广集团与运动频道联盟转播,可行吗?

爱尔达之所以能扛下奥运全面转播的任务,就是在其「最大策略合作伙伴」中华电信搭建的新媒体平台。尽管期间偶有无法登录或是免费流量超载,反倒影响到付费观众收视等技术问题,但放眼全台,能吃下如此繁重的转播任务,当下真的也非爱尔达莫属,但这不代表台湾在可见的未来中,就只能、或只该由爱尔达(或任一商业媒体)独家承接这些赛事转播。公广集团或是其他运动频道必须集成资源,打造一个可以匹敌的专业运动赛事转播集成媒体平台;串流部分,不管是沿用与扩大现行的公视+,或是重起炉灶以更符合运动赛事特性的平台都好。

所以,每逢重大赛事期间有心人士的喧闹,应可休矣。毕竟说穿了,发起者莫过于是旧科技在进入新时代前的又一次挣扎,期待以公部门的资源为自己续命而已。

之所以通篇至此没有提到美国,那是因为市场至上的美国,自2000年雪梨奥运之后,就由NBC环球集团以超过全球4成甚至过半转播权利金的雄厚实力,包下每届冬夏季奥运转播迄今。随着传播科技演进,他们也将转播平台横跨无线、有线、串流等平台,那样的模式不是台湾可以复制的。

至于在欧洲,曾经的二房东与房客,也就是华纳兄弟探索集团与欧洲传播联盟在2023年后以平等之姿合作,两者直接向国际奥委会签约,确立目前的模式,也就是欧洲各国公共电视拥有超过200小时的奥运转播,公共电视衡量各国需求精选赛事,但是最全面、最新科技运用的奥运转播内容,依旧掌握在需要付费观赏的华纳兄弟探索集团手中的付费管道。

在爱尔达崛起之前,台湾无线频道曾以电视学会之名,扮演着日本联盟的角色,也就是重大赛会由单一窗口出面洽谈,避免彼此竞价拉抬而「内伤」,同时也具有分摊成本与分险、共同转播采访等好处,但这前提是所有成员必须有着相似的规模与对运动转播的同等承诺。目前台湾的无线频道中,仅有《华视》有专责的运动编制,连曾经着墨甚深的《民视》都进入转型期,淡出运动转播与报导。《公视》虽承诺持续运动转播,但在《公视3台》转型为儿少节目为主的《小公视》之后,名既不正,运动专责编制也未见成长。因此,尽管单一运动转播联盟在概念上是可行的,但是各台欠缺互信以及短视自利心态,却是阻挠这样发展的大石,从目前美国职棒大联盟转播不时可见「五台联播」道奇队与大谷翔平的比赛就可见一斑。

个人并不乐见如同香港政府出面直接购买奥运转播权再行分配的模式,但政府、尤其是箭在弦上的体育暨运动发展部,加上文化部与NCC却应该在未来的运动转播上有更深的着力,尤其是将台湾运动转播与报导的资源做更有效的集成与利用,公广集团虽仍承载着运动文化公民权的责任,但必须给予更与时俱进的资源,才能在这样多元传播的年代中发挥其角色。

【Long Game】专栏介绍

运动,是一种文明的演进,在规范与框架之下,将野性的竞争与冲突升华为力与美的技艺。

运动,也是一种经济的刺激,随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资本巿场发展,串接庶民消费与高端精品。

运动,更是国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交锋,在集体荣光共感底下,不断思辩竞技最核心的精神与意义。

运动的社会性,与社会的运动性,是一场永恒的「长盘制」(Long Game),人类的爱恨情仇,喧嚣欢愉,当代价值,将天荒地老战斗与论证下去。

Long Game,《报导者》的运动专栏,由研究专长为运动社会学、流行文化与媒体观察的国立体育大学体育研究所教授、美国职棒MLB球评陈子轩执笔。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