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时间领跑少儿编程赛道,编程猫何以成为独角兽?|专访

6年时间领跑少儿编程赛道,编程猫何以成为独角兽?|专访

DeepTech深科技

‍‍


在当前的在线教育行业,英语之外,少儿编程可能是最火的一个细分赛道了。
从国外到国内,上至教育政策下到社会企业,编程教育不仅有逐渐低龄化的渗透趋势,而且被赋予了很多时代意义,毕竟,时代智能化的走向是不可逆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都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们也希望孩子们能早早接触编程激发相关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编程思维。
有意思的是,不少科技大佬在少儿时期也都有学编程的经历,例如“硅谷钢铁侠”埃隆 · 马斯克,在 10 岁时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开始自学编程,12 岁时就卖掉了自己开发的一款游戏软件,长大后的他陆续创立了包括 Tesla、SpaceX 等享誉全球的科技公司。
还有谷歌人工智能 DeepMind 的创立者,围棋软件 AlphaGo 之父德米什 · 哈萨比斯,他在 6 岁时成为英国伦敦 8 岁以下国际象棋锦标赛冠军,13 岁成为该年龄段世界排名第二的国际象棋大师,哈萨比斯在 8 岁时接触电脑自学编程,16 岁进入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后来他领导开发的计算机程序 AlphaGo 在 2016 年击败了人类顶尖围棋选手,揭开了人工智能大范围普及应用的浪潮。


学编程也许不会产生绝对伟大的结果,但它至少是一种能够拓展孩子认知和思维的方式,提供一个发散的可能,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就在这批孩子之中,因此,很多欧美发达国家都已将少儿编程纳入了核心教学体系。
如何帮助孩子们学好编程?这是编程猫创始人兼 CEO 李天驰自创业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今,这家专注于少儿编程教育的企业已成为赛道的领跑者,自 2015 年成立以来,累计融资超过 24 亿元,并与国内 17000 余所公立学校展开了合作,单月营收突破 2 亿元。 除了让人惊叹的发展速度,编程猫在核心技术方面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编程教学工具,打造了包括 kitten 源码编辑器、海龟编辑器 Turtle、小火箭编程 Kids、代码岛 Box 和图形化编程工具 Nemo 等一系列产品矩阵,为国内青少儿编程教育事业打造了一个新样板,让编程教育加速普及。

图|《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2020 年中国区榜单入选者李天驰 凭借在少儿编程领域的突出贡献,李天驰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2020 年中国区榜单,在一次交流对话中,他向 DeepTech 讲述了编程猫崛起背后的一些思考。

持续突破技术创新,打造国产编程工具核心竞争力


据李天驰介绍,就产品体系而言,编程猫目前做到了校内校外都覆盖,线上线下全都有的状态,与其他少儿教育品牌相比而言,深入到校内教学环节是比较罕见的。 编程猫不仅和诸多学校合作展开编程课的制定优化,也包括参与编程教材的编写,团队与当地教材局、教材委、教科院等相关机构合作,尽管这些教材是非盈利的,但通过这种方式能极大范围地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触到编程,这也是编程猫做这件事的意义。 校外业务则是编程猫核心盈利来源。主战场在线上,线下也拥有 600 多家体验中心,以赋能合作方、补充业务为主,以拓展更多三四线城市的市场。
关于线上部分的商业链路构成,第一是市场端整体的获客,第二是获客之后,通过产品进行用户的转化,第三则是用户转化之后的相关服务跟进,包括老师教学产品的交付等。 回顾编程猫的崛起之路,李天驰大致划分了三个阶段:2015 至 2016 年,是产品化的阶段;2017 至 2018 年是商业化的阶段;2019 年至今则是规模化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我觉得产品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那个阶段我们一是坚持线上,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坚持自主研发编程工具。”李天驰说道。 如今来看,编程猫自研编程工具是很明智的路径选择,成为了其有力的市场抓手和差异化打法。

图|编程猫 kitten 源码编辑器的用户界面 在 2015 年编程猫创业之初,放眼国内市场,多数少儿编程品牌都选择了用 Scratch 或者基于此的优化产品作为少儿编程的入门级工具,于是很多课程产品都趋于同质化。且由于 Scratch 是一个公益类的项目,不太可能根据每个地区或国家的本土特色需求进行个性化改进和优化,因此很多少儿编程课程一定程度上也受限于此工具所提供的功能和扩展性,欠缺核心竞争力。 站在这一层面,李天驰认为这对于编程猫而言是巨大的创新空间,于是团队在创业早期便重点投入自研了 kitten 源码编辑器,旨在树立技术壁垒闭和商业环,掌握对未来发展的自主权,并与时俱进结合本土情况,延展开发了 Kids、Nemo、Turtle 等核心产品矩阵。

图|移动端产品编程猫 Nemo 以 2018 年发布的编程猫 Nemo 为例,是业内第一个打通了移动端的少儿编程工具,这让孩子们既可以基于 PC 端也可以通过移动端去学编程。 都 2018 年了,为什么孩子学编程还必须守着电脑?为什么不能把编程学习变成随时随地、随处可触达的产品?多数企业其实并不会去进一步探索,但编程猫并没有就此止步。 当时的开发初衷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发现,很多家庭更新电脑的周期太长,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几乎 80% 家庭的电脑还停留在 10 年前的水平。但是智能手机配置这几年一定在不断更新的,性能在大幅升级,平均算力来说,家庭智能手机的算力水平已经超过家庭电脑的平均算力水平了,而且今天在手机上去跑程序已经比电脑上可玩得花样更多,比如手机有摄像头、麦克风、陀螺仪、光学传感器等,这都能让编程课变得更加深入和生动,完成产品易用性、功能性与移动端的打通。 据李天驰介绍,在团队有 500 人规模的时候,约有 300 多人都是在围绕工具做开发和规划,这背后其实不仅仅是工程量的问题,很多人习惯把工具开发视作是技术问题,但他认为这其实是做一个产品的问题,技术始终是在为产品的交付和体验服务,编程教育工具的研发尤其需要细致打磨,用户能在体验端感受到很明显的差别。 除了工具类的软件产品,中国在线教育产业商业模式其实也要领先于全球,国外教育企业的商业模式虽相对成熟,但很多盈利模式还是跟传统的出版行业差不多,以内容付费、订阅为主,远没有中国教育企业的商业模式多元。 当编程猫将工具产品的思维和中国本土在线教育商业模式相融合,便碰撞出了一条独有的发展路径,无论是面对市场竞争还是深化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更加有产品底气和把控权。 如果说营收量级最能反映一家公司的扩张状态,得益于自身的创新路径,编程猫近 6 年几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据了解,编程猫在 2017 年营收规模只有数百万元,2018 年做到了近亿元,2019 年就达到了 10 亿元营收规模,几乎每隔一年都完成了超 10 倍的增长,脱颖而出成为了赛道中的独角兽。

差异化的产品抢占用户心智


经过 6 年的创业磨砺,李天驰对少儿编程市场的认知理解也越发深入。在他看来,赛道里的不少企业其实在商业模式上的探索都相对领先和积极,但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还相对较弱。
李天驰对 DeepTech 表示,对于少儿编程行业来说,情况则更为特殊,也和很多培训机构的教育模式不太一样。

首先,少儿编程对孩子们所使用的工具其实有蛮大的挑战和要求。因为对孩子来说,他接触到这个工具之后,能用这个工具去学习到什么程度,以及后期学习内容的延展和过渡,其实全都对工具有一种路径上的依赖,因此编程猫从始至终都在坚持的一点就是走出自己的技术路径,去不断进行工具产品的创新。

其次,对整个行业来说,第二个重点则是在内容方面。编程猫创业初期,整个行业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内容,更多的做法是把一些计算机类的课程去直接抄下来,开始对小学生去进行一套从程序设计、数据库到嵌入式、人机交互等课程的低龄化改造。但这种做法对小孩来说其实完全不符合他的认知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成长发育的特点。
少儿编程的内容体系应该怎样去开发?

编程猫自身的坚持是学术引领教研。
“在少儿教育领域,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其实已经绵延了 100 多年。所以我们非常认同的是,尽管是面向少儿的教育,但学术在其中一定要参与,内容的制定要综合学界的学者、行业里的专家、创业者的多方努力,以及包括学校一线的教研老师也要参与进来才能做好这个事情。”李天驰说道。

图|编程猫的教研团队
因此,就编程猫团队建设而言,从 2016 年开始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专家人才加入,开始践行学术对教研内容的引领,这成为了编程猫在少儿编程内容上的一种坚持,目前也是业内唯一一家有诸多博士后、教授等高级专家的企业。 李天驰认为,无论是在少儿编程还是放大到整个在线教育领域来说,其实在整个链路里面,能有机会做出差异化的重点在于差异化的产品,就是交付给家长和孩子的东西有没有意义。 从差异化的产品供给来看,今天多数少儿编程类产品之所以相差无几,都是基于 Scratch 开源的产品而来。而对编程猫来说,是业内唯一一个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不论是想在 C 端的线上或者线下去学习,还是想在校内开设这样的一个教育课堂,目前都依托自研工具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品体系。 李天驰表示,对于少儿编程教研资源的聚拢,很多企业其实还处于紧缺的阶段,但对编程猫来说,教研的整体实力其实远超当前市场所求,他称之为“能力的溢出”,溢出的能力还会通过出版物进行释放,去影响更多孩子,做到差异化的产品供给。 少儿编程教育无疑是种交叉学科,它融汇了计算机、AI、教育学、儿童心理发展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的知识,目前的市场现状是,不仅在学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识,甚至很多家长对此也有认知偏差,大家仍缺乏一套科学的评判标准。 李天驰认为,现阶段的少儿编程并不为竞赛做准备,更多是为了培养兴趣和编程思维,锻炼其用数字化的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在未来两三年很多编程体系的完善和常识的普及,家长对产品跟产品之间的专业程度的区分就会分化出来,最终能感受得到孩子学习效果的区别。 从 2015 年至今,少儿编程教育赛道已经历过多轮洗牌,目前的新现象是之前从事少儿教育、在线培训的很多实力机构在跨界进入市场,兼做少儿编程业务。 作为赛道的头部企业,李天驰表示,编程猫基本的发展策略是持续的工具投入,变化的商业模式尝试。这个行业有一个底层的需求,就是肯定要依赖越来越好用、功能越来越强的工具产品,这是需要持续投入建设的环节。 而变化的商业模式是指随着 5G、AI 等技术的深入发展,今天在线教育还远没有走到商业模式的终局,肯定会有更好的技术变量带来更完善的服务模型、更高的商业效率。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乡村的孩子,编程学习将来会变得随处可获得,孩子们会接触到价格适中的优质产品工具和课程,这会是整体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坚守初心,而不是寻觅风口

少儿编程会是一个阶段性的热度和风口么?在行业一线创业的李天驰看来,编程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成为风口。 近年来市场经历过双创的风口,热极一时的 STEAM 教育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等风口,但少儿编程更像是一个长期延续的学科,乃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科技工作时就提到过“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只不过会编程教育这件事会随着基础设施的更迭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会产生不断的进步演变。 作为一名 90 后创业者,他从 8 岁就开始学编程,大学时也是学习计算机专业,后在巴黎十一大、柏林工业大学学习人机交互专业。 实际上在世界范围来讲,欧洲、美国、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把编程纳入基础学科,在欧洲留学期间,李天驰就曾在一次编程组织活动中看到一个年仅 10 岁的孩子使用 Xcode 做 iOS 的 App 开发,那时候苹果还尚未发布 Swift 编程语言,这个孩子就会运用 Objective-C 语言编写程序,感觉很是震撼。
“我当时想到的是,对未来的孩子而言,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去影响他们。包括我觉得回到中国后,哪怕我们只影响了 10 个孩子,有可能这 10 个孩子在未来能做出更多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事情。” 这份创业初衷,让李天驰对少儿编程这份事业始终保持着奋斗激情和动力,跨越屏障,终抵梦想彼岸。
-End-

【正在报名】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2021 年中国区榜单评选正在报名中!如果您身边有符合条件的人选,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提名。

报名方式:请通过官方网站 tr35.mittrchina.com 在线申请。

截止日期: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30 日

咨询邮箱:tr35@mittrchina.com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