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時事新聞-寒假作業-2024/02/16/W5繳交

公民與社會-時事新聞-寒假作業-2024/02/16/W5繳交

班級:403  座號:10  姓名:郭芸榛



一、試著分析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大選中的三組候選人中對於文化權的政見要如何具體實施?


賴清德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5%85%AC%E5%B8%83%E6%96%87%E5%8C%96%E6%94%BF%E7%AD%96-%E8%B3%B4%E6%B8%85%E5%BE%B7%E5%AE%A3%E5%B8%832%E6%89%BF%E8%AB%BE8%E4%B8%BB%E5%BC%B5-091613757.html)



五大加深方向:

1.對台灣的認同

2.對國家的團結

3.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

4.印太和平守護者的角色

5.台灣邁向世界、迎向未來 


兩個承諾:

1.每年度寬列文化預算,並持續提高


2.跨域的文化治理

一、促進行政院跨部會合作

二、協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合作

三、將文化視野融入國家發展方向中

四、透過「行政院文化會報」落實《文化基本法》對文化權的保障

五、要求各部會都要具有文化思維。


八項主張:

1.系統性文化保存,奠定文化根基

一、推動「再造歷史現場2.0」

二、升級由前瞻預算支持的再造計畫為常態性的「區域型文化保存」

三、強化文資保存的法規體系,提高私有文資的保存誘因


2.復振國家語言

一、成立「國家語言發展中心」

二、成立「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各語言的教學資源)

三、營造多元語言文化平權的友善環境

四、從公營的藝文場館優先落實多元族群語言及手語服務


3.促進「藝術振興」

一、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2.0」

二、推動16歲-22歲青年文化幣,讓文化藝術日常化


4.推動博物館再升級,研議提出「博物館政策白皮書」,修正《博物館法》及建構台灣的博物館系統,支持各館舍專業資源共享及合作全面提升博物館的專業治理。

5.建構「地方文化區域治理」,發展地方文化特色

一、升級轉型「以軟體帶動硬體」的場館

二、鼓勵地方場館導入專業團隊

三、推動在地藝文創生

四、支持獨立書店及多元中、小、微型的地方藝文產業發展

五、深化社區營造4.0

六、導入「社造沙盒計畫」,降低創新技術應用的限制


6.強化藝文工作者權益保障(保險、創作貸款)

一、舉辦或委辦節慶活動時,落實「優先保障藝文勞動」及 「尊重藝文專業導向」


7.壯大台灣文化內容,發展「台流經濟」

一、透過政府投資帶動⺠間投資(目標未來十年達到千億以上的投資規模)

二、推動投資抵減,促進跨國合資合製,進一步形塑國家文化品牌

三、推動文化科技創新發展,加速文化內容生產及數位文化傳播


8.建構文化傳播體系,讓台灣文化走向世界

一、持續強化公共媒體和國際頻道,將台灣打造為 「亞洲媒體中心(media hub)」

二、以民主自由,尊重法治人權,吸引更多國際媒體來台駐點

三、支持OTT平台國際化,掌握文化話語權


柯文哲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8%97%8D%E7%99%BD%E5%90%88%E5%BE%8C-%E7%B9%BC%E7%BA%8C%E6%8B%8B%E6%97%8F%E7%BE%A4%E6%96%87%E5%8C%96%E6%94%BF%E8%A6%8B-%E6%9F%AF%E6%96%87%E5%93%B2-%E5%96%9C%E6%AD%A1%E4%B8%A6%E4%BD%8F%E5%9C%A8%E5%8F%B0%E7%81%A3%E5%B0%B1%E6%98%AF%E5%8F%B0%E7%81%A3%E4%BA%BA-083129576.html)



1.「住在台灣、喜歡台灣,就是台灣人」、「珍惜客家、保障原民、友善平權新住民」,創造「共容社會」


三大面向

1.客家

一、落實《客家基本法》

二、客語時代化,將客語結合進科技、網路流行,甚至是偶像劇、電競等貼近時代的內容

三、以客家庄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建構客家產業聚落,開發具國際吸引力的節慶觀光

四、「一庄一節慶」,支援舉辦每年一度的「客家藝術節」(客家戲曲、山歌),並在各庄輪流舉辦

五、讓台灣成為全球客家中心,每年舉辦「全球客家學術論壇」、「客家全球企業聯盟」、「全球客家和平使者」等活動


2.原住民

一、實質法制化「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原轉會)」

二、有效化原轉會調查權與決議(土地爭議、種族歧視、人權侵犯等)

提升「原住民族委員會」位階,統合國家原住民族政策計畫及經費審議

指定一位政務委員兼任原民會主委,讓其能跨部會協調

成立全國性「族群民族議會」、各地「部落自治會議」

立法推動平埔族「原住民族」地位、權利以及建構友善原住民就學、就業環境

立法確立「部落」為原住民族集體權利的主體地位

立定《反族群歧視法》

3.新住民

一、推動「新住民基本法」

二、成立「新住民委員會」

三、增設「新住民單一窗口」、「新住民影音平台」

四、完善新住民後代的教育權、多元職能輔導

五、一致化「跨國銜轉學生」處理辦法

六、鼓勵新二代學習母語、進行多元職能訓練、輔導考照等

七、提供1年短期專案居留(移民署)、健康手冊及健保卡、疫苗(疾管署)、爭取受教權(各縣市教育局)


八、一致化取得身分證之年限(4年)、健保參加條件改為取得居留權

九、優化「婚姻移民面談機制」



各族群自我認定百分比 (資料來源:柯文哲直播)


侯友宜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4%BE%AF%E5%8F%8B%E5%AE%9C%E6%8B%8B-%E4%BA%94%E6%96%87%E5%8C%96%E6%94%BF%E7%AD%96-%E6%93%A6%E4%BA%AE%E9%87%91%E9%A6%AC-%E9%87%8D%E6%8C%AF%E6%95%85%E5%AE%AE-%E6%89%93%E9%80%A0%E4%B8%AD%E8%8F%AF%E6%96%87%E5%8C%96%E4%B8%AD%E5%BF%83-051006202.html)


培育青年藝文工作者:

選定300名35歲以下具潛力的文化藝術創作者,每人補助3年、每月3萬,每年必須提供一件作品給國家,並接受考核


補助青年探索全世界

每年提供1萬名18歲至25歲台灣青年,補助每人3萬元出國從事文化、藝術與創意相關的學習活動,優先補助出國比賽、參展、領獎的青年藝術家出國交流


豐富文化產業

投入Live house與小劇場的推動


升級文資防護系統

一、於文資古蹟與歷史建築加裝監視系統

二、明定公有古建築的維護標準


打造中華文化中心,「文化相生」

一、提高典藏品的經費、興建專責的典藏館

二、以共同收藏的方式購買珍貴文物與作品

三、獎勵作家、出版社、與書店進行閱讀生活提案

四、升級、轉型圖書館

重振故宮,共營台灣兩岸對話

一、讓故宮回歸專業

二、加強兩岸與國際交流

三、與世界各大博物館合作,提高故宮的國際能見度


四、我國(中華民國)是屬於雙首長制的選舉其優點與缺點為何?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