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s://t.me/VoiceofPooh

周杰伦:华语乐坛的最后一个巨星

昨天,历时数天的「夕阳红团建」——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落下帷幕,这场Jay迷VSikun的「人机大战」以破纪录的1亿影响力而告终。不愧是哥中之哥,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虽然本质上又是一场由渣浪引导的与王菊事件、对骂群相似的全网狂欢(王高飞嘴角向上的样子真的很美),只不过这次旋涡中心是一个令粉丝们魂牵梦绕的名字——周杰伦。

J.A.Y

周杰伦的早年故事可能许多人都有耳闻,单亲家庭,高考落榜后因为音乐才华被破格录取,而后大学再次落榜,开始了餐厅打工写歌的日子,机缘巧合下参加《超级新人王》被吴宗宪赏识——你以为这就是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了?还早着哩。

传奇的起点,是一个同样传奇的故事。

周杰伦想出唱片,于是找到吴宗宪,两个人有了“10天50首歌”的约定。后来周杰伦真的在一周内拿出了50首歌,宪哥惊讶之余,从里面挑了10首制作成了《JAY》。虽然这个故事有夸大的成分,但周杰伦的创作才华已经展露无遗。


超乎所有人想象的,会是一个毛头小子拿下了业界最高荣誉台湾金曲奖的头号果实——最佳专辑,这个同为「台湾新四大天王」的罗志祥、林俊杰、王力宏一辈子都没拿过的奖。当然,能拿下金曲奖这个业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不只是10天的灵光一闪那么简单,精良的制作水平和周杰伦天马行空的曲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诞生了《可爱女人》《龙卷风》这样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有《娘子》《印第安老斑鸠》这样新奇的创作。

很多人同样没想到的是,JAY拿下的不仅仅是一个奖杯,而是一个时代。

改变了华语乐坛的男人

现在基本上谈起周杰伦,都会提到一个词叫「改变华语乐坛」。

实话如此。我们先来看看他取得的成绩吧。

01年的《范特西》横扫了第13届金曲奖,将最佳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作词人、最佳作曲人、最佳编曲人五项大奖收入囊中。


02年的《八度空间》在销量上一骑绝尘,自认为胸有成竹的他带着他最亲爱的外婆参加颁奖典礼,但最终一无所获。憋着一口气的周杰伦,写下了《外婆》,并在隔年以自己母亲叶惠美的名字发表同名专辑,主打歌便是那首我们都知道的《以父之名》。

2003年7月16日,新单曲《以父之名》发行,全亚洲超过五十家电台同步首播,覆盖人数达8亿人(这也是那个说烂的“8亿人同时收听”梗的由来)。这之后每年的7月16日,被定为「周杰伦日」。


毫无疑问,《叶惠美》拿下了第15届台湾金曲奖。四年三张金曲奖最佳专辑,历史唯此一人。甚至都没有人能在这个奖项上连庄。

从《JAY》之后的八年间,《范特西》《八度空间》《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依然范特西》《我很忙》《魔杰座》,周杰伦以一年一张专辑的速度统治着华语乐坛。从2002年到2008年,连续7年唱片销量问鼎亚洲冠军,即使是没有专辑发售的2009年,他依然轻松将大中华区唱片销量冠军收入囊中。这个成绩,放眼整个亚洲也是无出其右的。

2010年,酝酿两年的《跨时代》,再次以碾压之姿荣登金曲奖最佳专辑的宝座。

Yui还记得当年的那个午后,小伙伴兴冲冲地跑过来说:“跨时代发行了!”然后跑到小伙伴家里,两个人津津有味地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那份渴望,是少年人对Jay最深的期盼。虽然这是周杰伦最后的巅峰了。

回到标题,为何说周杰伦「改变了华语乐坛」?

这要从周杰伦身上的两个标签说起。

第一个标签,原创。老人们应该都听过一个梗,“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香港乐坛”,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当年港台唱片市场(尤其是香港)都处于僧多肉少的状态,优秀的作词、作曲人只有这么多,但却有一大批嗷嗷待哺的歌手,怎么办?只能买版权翻唱。这到不是说抄袭,只是说可能绝大多数人记忆里的港台音乐,都是对日本流行音乐的翻唱。所以喜欢听日文歌的朋友,如果碰到熟悉的旋律也不要感到惊讶……

这个时候,周杰伦出世了。集作词、作曲、编曲、唱作于一身,纵然他的唱功、作词都达不到顶级,但也没有给他顶级的作曲能力拖后腿,这个组合的结果,是一个天才创作型歌手的诞生。“直到周杰伦的出现,打破了华语乐坛停滞不前的局面。”如果现在还不能够清晰的理解这句话,再等个十年,约莫就懂了。

第二个标签,R&B与中国风。从《范特西》里的《双截棍》开始,周杰伦就奠定了自己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风格,之后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很多歌都是走的这个路子。于此同时,《双截棍》里的饶舌元素让R&B逐渐成为周杰伦的标签之一,将在华语乐坛还是新兴力量的R&B上升到主流音乐的高度。但其实周杰伦并没有很浓厚的R&B风格,甚至连王力宏、陶喆这些通常被认为纯正美式R&B的代表人物也没有,就如粉丝们所理解的,这是他独一无二的「周杰伦风格」。

也因此,周杰伦在一边如日中天之时,一边也遭受着“吐字不清”的质疑。专业水平已经有专业奖项认可,乐评人自然也不会触碰这个雷区,而是将目光转到了主题上面——与90年代乐坛教父罗大佑、李宗盛们用音乐解构社会相比,周杰伦的格局,未免有些太小。

其实不然。虽然有一些关注社会题材的作品,比如《爸我回来了》抵制家庭暴力,《懦夫》批判吸毒,《梯田》呼吁保护自然等,但周杰伦最主要的贡献,是引领了华语乐坛的中国风潮流。《东风破》之后,王力宏写了《花田错》,林俊杰写了《江南》,S.H.E写了《中国话》,一时间百花齐放。

整体来看,的确是周杰伦靠着自己不世出的才华推动了华语乐坛的前进。同期的五月天、陈奕迅、孙燕姿、王力宏等等,都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华语乐坛的最后一个巨星」,当之无愧。


Repor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