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11个生命:一场殊途同归的旅程 | 苦劳网
Perla Issa巴勒斯坦的历史一向充斥着战争、侵略与流亡。自从1948年的灾难日1,巴勒斯坦人就被迫与故乡分离、与亲人四散。多次战乱造成的流亡改变了不计其数难民的人生。自从巴勒斯坦人始于1948年流亡,难民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栖身的国家、隶属的区域、附近爆发的战争,和身受约束的法律。正如出自同一朵云的片片雪花,却在空中翻滚飞舞的过程中各自变化出不同形状和大小,巴勒斯坦人也在各自面对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环境中踏上了截然不同的旅程。有鉴于此,每一个巴勒斯坦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则故事也都能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
我自己就亲身体验过,虽然我花了23年时间才读懂自己的故事。我在黎巴嫩内战时期出生,因此年纪稍长才得知自己巴勒斯坦人的身分。我一出生就拥有黎巴嫩的国籍,不像是住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遭受结构性歧视和经济边缘化。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经历不算是「真正的巴勒斯坦人故事」,因为我并未体会过黎巴嫩巴勒斯坦人普遍遭受的暴力,无论是身体还是经济上的剥夺。我认为自己不配自称巴勒斯坦人。我花了一点时间才接受自己的遭遇虽然不太一样,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巴勒斯坦人故事,而且只有在与其他巴勒斯坦人的经历并列时,才能彰显其中的意义。
本书以此观点为核心,收录了黎巴嫩巴勒斯坦难民所写的故事,呈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起源于巴勒斯坦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Palestine Studies, IPS)所办的一场创意写作工作坊,名为「以自传体散文书写巴勒斯坦流亡经历」,横跨了2016年末至2017年初的冬季。工作坊由巴勒斯坦的阿卜杜勒.穆荷辛.卡坦基金会(A. M. Qattan Foundation)和荷兰的克劳斯亲王基金会(Prince Claus Fund)合办的「Selat:艺术的链接」活动赞助。
我们从公开征件的投稿者中选出了11位,参与由知名黎巴嫩作家哈桑.道悟主持的创意写作工作坊。参与者以女性居多,年龄从20到50岁都有,并非特意挑选,而是征稿的自然结果。工作坊总共分成12次,目标是引导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以阿拉伯文撰写自传体散文,最后集结成读者手中的这本书出版,是由主角自己写下的故事。
举办工作坊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换个方式与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交流,而非像以往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在巴勒斯坦研究中心这个学术机构,经常研究巴勒斯坦文化并出版论文,代替难民描述他们的生活,讲述其历史。
我们希望创意写作工作坊能给难民一个机会亲自阐述自己的故事,在出版作品中留下名字。我们不愿只将黎巴嫩巴勒斯坦社区视作被动的研究对象,而是想让他们得以自述人生故事。然而,工作坊开始后,我发现这没有想像中简单,我的动机可能也没那么单纯。参与者经常挑战工作坊的目标,也就是质疑自传式撰写。他们会问:怎样算自传式文章?不能写到别人吗?可以写邻居或朋友的事吗?有些人不想写自己的故事,有些人想在故事中加入虚构的元素。他们常见的问题令我察觉,我把工作坊的目标定为自传式写作,其实又是一个研究员的坏习惯,带着目的进入社区,要求研究对象给予特定信息,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原先,我将这个计划定位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机会,让大众可以读到未经学者、记者或文学作家修饰的「真实」难民故事。我想要故事中呈现出私密、个人、不见于世的细节,那些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知道的情节。我又像是在做研究一样,一心想着揭露未知的一面,收集关于巴勒斯坦难民的信息,仿佛追求知识就是无庸置疑的终极目标。经过多次来回讨论,我松口了,意识到自己目光过于狭隘,并选择接受让难民写出他们想写的故事。结果到头来,多数参与者还是回应了我一开始的心愿,写下的故事以自身相关经历为主轴。
本书中,读者会看到数篇主题多元的短文,每一篇诉说着形形色色的生命、故事和想法,都是11位作者各自独到的见解。不只一人写到了难民营中的生活,但角度都不同。萨利姆.叶辛以优美的文本描述自己读着难民营「免费的报纸」(也就是墙上的涂鸦)长大的故事。蜜拉.席达威模糊了奇幻与现实的界线,化平凡日常为非凡经验。塔哈.尤尼斯灵活穿梭在今昔两条时间轴上,叙述孩提和成年时光,以直言不讳的写实文笔刻画个人经历;娜迪亚.法赫德则以朴实诙谐的笔法描述照顾强褓中女儿的日常不便,以及与年迈祖母相处的局促。尤瑟夫.纳拿透过讲述亲戚和家人的故事,呈现了巴勒斯坦小聚落道克日常中的活力和欢笑。
其余参与者借由这个机会反思自身。亚法.塔拉尔.玛沙利论及梦境、友谊和家人的关系,思考流亡的个中含义;海宁.穆罕默德.拉希德谈到父亲和祖母的人生,探讨自己名字的意义。相对地,薇达德.达哈谈起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童年,以及在黎巴嫩的成年时期如何引领她走向曾经背弃的巴勒斯坦社会。
有些人的主题则是灾难日。茵提萨尔.哈贾吉讲述了外婆哈迪佳的故事,呈现这位黎巴嫩女士身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露芭.拉哈玛则带我们关注写作工作坊当时最新的一次灾难日─巴勒斯坦被迫逃离落脚的叙利亚,又一次经历生离死别。最后,马哈茂德.穆罕默德.席丹的短文与其说是短篇故事,更像是一篇指证1982年以色列军队占领艾因哈勒瓦难民营的证词,历经劫难的那年他才13岁。
贯串11篇故事的主轴是难民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揭露老百姓的生活和想法,也是我们在主流媒体最少听到的声音。
毋需多言,一切尽在本书中。
本文为《巴勒斯坦的11个生命》一书导读,书籍信息见链接。
- 1. Nakba:直译为「大灾难」,指1948年巴勒斯坦人遭到驱逐与流放以及以色列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