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61


本书尝试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方式: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Ideal Type)


一、乡土本色

“土气”产生原因:人口不流动,有黏着性(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人口流动的常态:开枝散叶式(蒲公英)

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

1.小农经营,聚居使得住宅与农场不会相距过远;

2.便于水利上的合作;

3.加强安全;

4.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人口代代累加。

“孤立和隔膜”: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村落,但不是绝对的。表现为生活上的地方性,即人们活动的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

人与人的关系特色:“熟悉”的社会,无陌生人的社会。从中可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规矩指的是在生活中习得的礼俗,使得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

信用问题:

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重视契约;

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谈法律则是见外)。

从孔子对“孝”因人而异的解释——乡土社会不追求适用万物的真理,将人与人相处的办法归结为“心安”。那么子女应在日常接触中理解父母,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土气”成为骂人的词汇——乡土社会的生活习惯不适应现代社会。


二、文字下乡

-识字能力低(文盲)不等于“愚”。

-“面对面的社群”不需要文字。文字是间接说话且不太完善的工具。

-语言是社会的。

-乡土社会中有着“特殊语言”(表情,动作,声音等)。

-规范的语言虽帮助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但也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公式化并受到束缚。


*或许我们含蓄的文化底色就来自于此?一切尽在不言中,给个眼神自己体会。*


三、再论文字下乡

-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文化。

-历史对于个人不是多余的装饰,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

-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照其生活需要而决定的。

极端的乡土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工作节奏中,记忆是多余的。乡土社会不怕忘,而且忘的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规的事,为了不忘记,才在指头上打个结。

乡土社会常态:

除了开天辟地的传奇,就是平凡的当前;

做人循规蹈矩;

从年长者口中得到实用的经验;

全部文化在亲子间传授无缺。

-因此,文字下乡的前提,必须是是中国乡土性基层发生了变化。


*这样说来反智主义的土壤很广阔?*


四、差序格局

“私”的毛病:一说是公家的,可以视为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且有权利而没义务。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且得不到半声谢意。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下,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

-中国人的私的问题,本质上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西洋——团体格局(清晰明了,有规可循)

中国——差序格局(类似于同心圆波纹;具有伸缩力,能放能收;以“己”为中心,相互组成网络;边界模糊

-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乡土社会是攀关系、讲交情

-人伦的“伦”——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是有差第的次序。

..........

以“己”为中心——自我主义个人主义的区分

(1)个人主义:

个人作为分子对团体而言。一方面是有平等观念(同一团体各分子平等),另一方面是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

(2)自我主义:

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儒家: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的差序层次。

..........

差序格局中“公”、“私”的相对性:

(由小到大的以“己”为中心的同心圆)己——家——族/党——国——天下

1.某人牺牲族的时候,他可以为了公(家);他牺牲国的时候,他也可以是为了公(族)———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因此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

2.群的极限模糊不清,可以着手的只有自己,因此只提“克己”,而不是“克群”——这才是西洋社会的常态,用宪法、法律、革命、国会等来“克群”,使其不致侵犯个人的权利。


*从乡土社会到差序格局的观点很漂亮,让人联想起《巨婴国》拙劣得只能生搬硬套的论证方式,终究难以服众。这种自我主义的现象是一样的,究其原因的功力立见高下,费的论证层层深入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西洋——团体格局

中国——差序格局

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不同的道德观念

..........

1.西洋道德观念之关键:宗教

基础在于团体和个人的关系;

无形团体的象征——对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也是道德观念的来源,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

派生观念:(1)每个个人在神面前的平等,有着共有的天父“耶稣”;(2)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是一视同仁的;(3)团体不能为个人所私有,有的只是“代理者”(牧师、官吏),上帝与牧师,国家与政府的概念不容混淆。

2.中国道德观念之关键:克己复礼

由“己”推出的关系中体现的道德要素:对亲子和同胞——孝、弟;对朋友——忠信……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笼罩性道德观念。

复杂的仁:逻辑上的统合,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缺乏具体性,在具体说明时只能落实到伦常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

-存在个人对团体的道德要素吗?

否。“忠”本义是“对人之诚”(为人谋而不忠乎);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后起的“忠臣”概念仍是对君主的私人关系,并非对团体的忠诚。

现象: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要看施予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Eg .少有大义灭亲,包庇……

反对者——墨家爱无差等

孟子diss道:“无父无君!”


*可以说是侧面解释了为何中国社会宗教色彩弱这一问题?务实精神何尝不是自我主义的催化剂?没有神明的国度(或只象征性地参拜对自己有用的“神”),人们专注于现世事务,以“己”为中心展开活动,自我主义的气质更是摆脱不了了,然后巩固了务实的正统地位,继续循环。。。。*


六、家族

-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小家族”(Expanded family)

-人类学中的“家庭”:

此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

具有短期性

生育是其功能,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

(参见作者另一本著作《生育制度》

-中国家庭的扩大的父系原则:女婿和已婚女儿都是外家人。

-家族大于或等于家庭。

-氏族: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是一个专业组织,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人类学概念)

..........

-中国的家:

无论大小,均是一贯的、单系的的差序格局,以父子或婆媳等纵向关系为主轴夫妻关系(横向)为配轴。这两轴被事业的需要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如家法、相敬如宾,三从四德、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等事业社群特色;乡村的现象是夫妻感情淡薄,无话可说,同性和同年龄集团之间反而感情较好: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们在一起)

-西方的家:

以夫妻(横向)为主轴经营生育事业,子女是配角。两性情感的发展是中心,像是“生活堡垒”(作者另一本《美国人性格》)


*天。。。想起我之前关于我家父母关系的思考。我就觉得他们像是把养娃当作事业在合作了,然后现在“正事”干完了,感情消磨了,共同话题少了,就总是摩擦不断。一个试图建一个西方式的“生活堡垒”,一个想要逃回到更为自在的同性社群中,唉。也能解释为啥我很不适应亲情的流露?我觉得好肉麻,之前明明只是当个听话的乖小孩就行了,年龄到了突然被要求担任“小棉袄”角色,自行学会宽容体贴善良等等品质,好想史。。。*


七、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

感情定向: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这种方向受到文化的规定。

-社会学看“感情”的角度——从人的关系上去看它所发生的作用

感情意味着激动,这在社会关系上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因此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纪律排斥私情)

..........

-Oswald Spengler《西方陆沈论》西方的两种文化模式

(1)亚普罗式的Apollonian(西方古典精神)——对应乡土社会

宇宙有着一个完善的、超于人力创造的秩序,人只能安于其位地去接受、维持它;

天堂遗失,黄金时代逝去,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了。

(2)浮士德式的Faustian(现代文化)——对应现代社会

冲突是存在的基础,生命的意义在于克服阻碍;

前途是一种无尽的创造过程,是不断的变

-乡土社会依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某种程度上是自动的。在这亲密的社群中,相互有着高度的了解。

-空间的隔膜没有,年龄的隔膜是单方面的,乡土社会中阻碍人们充分了解的最重要因素是性别

生育的基础生理上的异

..........

a.浮士德式两性恋爱的目的,是在相异的基础去求同,希望充分了解,是困难的,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的在创造中求统一。这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求同的阻碍越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就越大,生命的意义由此产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b.这种男女间的感情激动就结果而言毫无成就,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因此乡土社会(亚普罗式)是拒绝浮士德精神的。其表现如下:

(1)“男女有别”,两性不必求同。

生活上加以隔离(男女授受不亲);

心理上也是如此——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2)同性组合的产生。

产生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家族模式;

结义性的组织(不愿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义结金兰)

..........

亚普罗式在乡土社会的又一体现:人们克己来迁就外界,即是改变自己去适合外在的秩序,这是古典的。


*哦,不擅长和异性来往这件事,这不是我的锅(面无表情

当下真的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我家的话还是比较传统的家庭氛围,但是同龄人的家庭各不相同,其中也有听说不少乐于秀恩爱的父母,娃儿就默默吃狗粮*


八、礼治秩序

-人治VS法治?

法治实际上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排除人的因素;完全的人治指一切依照统治者无法预测的好恶来决定,人们相互的行为、权利和义务都无据可循,也就不存在“治”了。

..........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a.“礼”的概念:和文质彬彬、君子无关,礼也能有杀人的残酷一面(陪葬、人头成人礼、祭旗)。它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b.礼与法的区别(同为行为规范)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靠国家的权力维持,

维持礼则不依靠有形的权力机构,而是依靠传统的力量

c.传统: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1)行为规范的目的是一套保证人们相互合作以完成社会任务的方法,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也不能临时聚集若干人加以规划;

(2)多次试验得出有效的成法代代相传,学而时习之即可;

(3)“不知秦汉,代代如是”的社会中,经验是可以直接挪用的——好古是生活的保障;

(4)照办则灵(有福),不照办有祸,在教化中,对传统的敬畏之感由此而生

d.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权力来推行(与法不同),是在教化中内化成为一种个人的敬畏之感,从而主动服礼。

e.礼有甚于道德:

道德由社会舆论维持,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不好,是

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那就是“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如果是一个变迁很快的时代,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的问题,就需要用到法律了。

*“吃人”社会的大boss就是这无形的礼法?想当反抗者,全部人,不管是父母兄弟还是街坊邻居抑或是键盘侠,都会指着你骂道:“狂人!”*


九、无讼

  礼治社会➡️法治社会

    讼师➡️大律师

挑拨是非之辈➡️社会地位高的职位

..........

-维持礼治的手段——教化。礼治社会假定每个人都守礼,如果出现讼事,则说明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是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法治社会的法官无教化责任,刑罚的用意不在“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民法中是在厘定权利,而不是分辨是非。)

-现代司法不能有效推行之原因,在于现行西洋法礼法冲突

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可以是合法的行为。

Eg .在一起打伤奸夫的案子中,是和奸有罪,还是殴伤有罪?

..........

现行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更进一步是要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


*记得某个老师讲过一个说法,中国现当代的改革是畸形的,因为西方是社会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往前走的,中国则是制度先行,有削足适履之感。就算经历过54的洗礼,tg还是带着浓重的土气上了台,司法建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摆设。就算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人总是能钻到空子。西方近代思想传入不过百年,对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已经有了不小的撼动,从时间维度上看已经算是很剧烈的改变了。全球化的大环境应是主要动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变则亡。*


十、无为政治

-论权力的两派:

a.一派侧重社会冲突➡️横暴权力

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握有权力的上层发号施令,支配下层,具有压迫性

b.一派偏重社会合作➡️同意权力

社会分工能使人用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但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了。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他人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

为了避免有人不遵守规则,产生了人们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便是社会契约(同意)。

-两种权力并不冲突,常常是同时存在于统治者(政府)身上,不过是成分上有不同。冲突与合作这两个过程互相交割,错综混合,这两种权力只是概念上的区别,而不是事实上的区分。

..........

权力的工具性

除开对权力本身的嗜好(心理变态中的支配欲或所谓的Sadism),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权力之所以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同意权力下用荣誉和高薪招揽;横暴权力用暴力维持地位,最主要是谋求经济利益。

-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并没有资格做奴隶。强大的团体征服的对象应当是生产量大于其消费量的团体,必须要有剩余作为征服者的经济利益。(剩余价值)

..........

-东方帝国的横暴权力受到农业经济的约束

a.农业民族不断受到游牧民族的侵略

农业帝国是虚弱的,皇权不会随着人口增长而发展壮大,能支配强大的横暴权力的基础不足,农业的剩余跟着人口的增长日减,和平又给了人口增长的机会。

b.(循环)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决定开疆辟土,筑城修河➡️农业经济承受不了工程的费用➡️怨声载道,农民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人口减少➡️乱久必合➡️皇权力求无为以养民➡️皇权力量得到积累,刺激了雄图大略的野心

..........

-在乡土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社会分工体系较小,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小;天高皇帝远,横暴权力对人民的实际作用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即是无为的。


*纯粹的人民公仆存在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嗯?贪污现象早就把官吏的名声败光了,严打贪腐又是否能根治?名誉早就无人在乎了,高薪。。。在自己戴的公仆高帽子下不应当有,做官图什么?很容易拆穿的谎言。*


十一、长老统治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教化权力,这是一种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的教化性权力,或者说是爸爸式的(Paternalism)。

社会继替:《生育制度》中提出来的新名词,但不是新概念,指的是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过程。

教化权力的产生:

社会中的规律需要遵守,规律的内容需要让人明白。而这些规律并非生理性地不学而能,需要克服人天性中的惰性烦闷进行学习,对此加以强制则发生了权力。

..........

-独特的教化权力(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

a.与同意权力的区分

对儿童的约束教育不能与社会契约(同意权力的基础)等同,这是因为社会契约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但被教化者是没有选择的机会,他需要学习的一系列文化知识是先于他存在的。我们不承认未成年人有意志(需要社会的承认),就是说明他们并没有进入同意秩序的事实。

“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服从旧秩序的心愿。”

——《生育制度》

文化对于社会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

b.与横暴权力的区别

横暴权力发生于社会冲突,是利用剥削被统治者以获得利益的工具。如果说教化过程是剥削性,又不尽然,作者认为教化是“损己利人”的工作,教化者在教化过程中代替社会去陶炼出合于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活的分子,一方面为了社会,另一方面为了被教化者,而不是统治关系。

-“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体现了爸爸式权力。

-教化权力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假定一个稳定的文化环境。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会缩小到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去,并有时间上的限制。

-教化权力的表现:客套中互问年龄;长幼分割极为重要且繁复。

..........

-文化稳定的乡土社会倚重年龄和经验

变迁较大的现代社会倚重智力和专业


十二、血缘和地缘

血缘社会

a.基础: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b.血缘社会用生物上新陈代谢的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c.职业、身分、财产的血缘继替,是个人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社会用这个无法竞争,又不易藏没、歪曲的事实作为分配标准,似乎是最没有理由的,也是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

..........

东方的地缘社会血缘社会的投影):

a.人口不流动的社会,家族这一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b.人口繁殖

(1)向内——精耕

(2)向外——社群分裂

c.社群分裂的两种结果

(1)移民社会中否认空间的分割(纽约vs约克)

(2)血源性地缘显著体现

籍贯的绝对延续,和姓类似;

无血缘关系者难以插入当地社群(“客边”,“新客”,“外村人”);

融入门槛高——获得土地或者通婚。

..........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清算=断交)

社会生活愈发达,人们的往来也愈繁重,单靠人情不易维系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需要有“当场清算”的工具,于是货币(清算的单位和媒介)出现了。

-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并不是没有交易,这种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用相互馈赠的方式。以货币进行清算的另一种交易(商业)也存在,不过通常不在邻里之间,而是在村子之外的街集中进行,陌生的人们可以“无情”地进行交易,不涉及其他社会关系。➡️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

现代的地缘社会:

a.地缘是从商业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

b.血缘身分社会的基础,地缘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之间的约定)。

c.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需要理性的、精密的考虑,不应当参杂感情在其中。

d.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十三、名实的分离

-题解:乡土社会速率很慢的变动中形成的变动方式

社会变动慢——长老权力更有势力;

社会变动快——时势权力更有势力。

时势权力:社会变迁通常发生在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但新的方法不是现存的,需要有人发明或向别种文化学习,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此时出现的“文化英雄”要有提出办法、组织新试验、获取信任的能力。这种权力不建立在剥削之上,也和同意权力不同(不由社会授予),和长老权力也是不同的(非传统),在社会变迁激烈的社会,这种时势权力就抬头了。Eg.苏联红色政权

..........

 -儒家的孝道——“无违”:对长老权力的承认,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

 -领导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度,那社会便可避免社会变迁引起的动乱(英国不流血的革命)。

-关于“反对”

a.教化权力下不应出现反对;

b.同意权力中,反对是获得同意的必要步骤;

c.横暴权力中没有反对,只有反抗;

d.时势权力中,反对是发生于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上,但用于对不同方案的排斥,催生了“思想统制”,在思想争斗中,主要的是阵线,反对变成对垒。

 -“名实分离”——通过长老权力中的“注释”:是为了维持长老权力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在表面上承认这形式,内容却由于注释而改变,这使得名实之间发生极大的分离。(挟天子以令诸侯、对儒家文化的改造等)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

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是发生“需要”,产生“计划”

...........

 -欲望和需要的区别

a.欲望

人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的这个根据。欲望——紧张——动作——满足——愉快,这是人类行为的过程。

人类的欲望引发的行为总能符合人类发展的需求。(为了种族延续,有了两性之爱;为了营养,人会有无味之好)

由此而生了一种理论——每个人只要能“自私”,那就是充分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最融洽的秩序。(“冥冥中那只看不见的手”)

b.需要

社会变迁中,原有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上的满足,人类便开始推求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发现欲望并不是最终的目的,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到生存条件本身,并在社会学中产生了一个新概念——“功能”,功能是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这种自觉的生存条件,就成了“需要”,用以别于“欲望”。

..........

现代社会里的人依照已知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们的行为,这是理性的时代,也可以说是科学化的时代。现代社会里,知识是权力(时势权力),人们依照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

乡土社会,倚靠经验,无需计划,自然替人们选择出一个传统的生活方案,个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可以了。

 
..........

安利存档

作为中国社会学的通论性质著作,篇幅很短却架起了这门学科的框架,大胆地提出了很多概念。同时由于内容是“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来,内容深入浅出,语言平实流畅,兼具学术价值,篇幅也不长,真的十分值得一读!

批判中国人“劣根性”的书籍看着很解恨,但是我还是更青睐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刨根问底的书籍。读完除了能对中国社会中的小农底色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对社会学产生无限的兴趣(我就很后悔没考虑走这个方向),以下简单讲讲书中的重要概念“差序格局”是怎么诠释中国人“自私”这一缺点的。

说到劣根性,自私是一个很显著的问题:一说是公家的,可以视为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且有权利而没义务。谁看不惯,谁就得白服侍人,且得不到半声谢意。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下,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中国人为何不能像西方人一样有“公德心”?中国人天生不具备道德感吗?

中国人的私的问题,本质上是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差序格局”是本书第四章才提出的一个描述乡土社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以“己”为中心,类似于同心圆波纹的传统社会结构形式,具有伸缩力且边界模糊,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相互组成网络。这和西方的清晰明了、有规可循的“团体格局”是完全不同的。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乡土社会是攀关系、讲交情。

差序格局中“公”、“私”是具有相对性的。如果按照群体的大小,可以以“己”为中心,画一个类似“己——家——族/党——国——天下”的同心圆来描述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某人牺牲族的时候,他可以为了公(家);他牺牲国的时候,他也可以是为了公(族)——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因此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

由于在边界模糊的差序格局中,群体的范围是不确定的,可以着手的只有自己,因此只提“克己”,而不是“克群”——这才是西方社会的常态,用宪法、法律、革命、国会等来“克群”,使其不致侵犯个人的权利。所以这里的以“己”为中心不是西方讲平等、讲法律约束的个人主义,是一种随心所欲的自我主义。

那么在这种人人“放飞自我”的自我主义中,还能有道德存在吗?乡土社会自有其运作原理,所以儒家提倡“克己”,要推己及人——对亲子和同胞要孝悌,对朋友要忠信……其中也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笼罩性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还有强大的“教化权力”(第十一章)在发挥作用,利用传统的力量维持乡土社会的“礼治”。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赖以生存的稳定的乡土社会已逐步消失,以“己”为中心的心理却根深蒂固,与重视契约、法律的都市生活不协调。唯一能约束自我主义的儒家道德,也在某几场“运动”中被砸烂,值得敬畏的只剩下强权,所以我们看到总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占公家便宜,电瓶车不顾他人安危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在他们心里,城市这个四周都是“陌生人”的环境,自己与他人并没有像乡土社会里那样紧密的联系,因此无需对他人负责。曲婉婷母亲事件也是个很典型的案例,她眼里的张明杰是她的好妈妈,为她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但被她母亲贪污伤害的企业员工和自己毫无关系,因此能毫无廉耻地用张明杰是自己“童年时候的英雄”为其母亲辩解。

扯了那么多,原书比我讲得明白晓畅很多!除了“公”、“私”这个问题,还讨论了乡土社会中与感情淡漠的婚姻相对,存在着寄托更多情感交流的同性团体;从稳定的乡土社会中孕育而生的“教化权力”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失去效力;为何“人情”在人际关系中那么重要……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又步步深入,值得多次阅读。


Report Page